【利得研究 · 投资策略】“再通胀”下的投资策略
原文章发布时间:2024年4月19日
|
2000年以来,我国共有六轮较为明显的再通胀,其成因主要可以分为:流动性驱动、供给收缩驱动和需求增长驱动。近二十年来,国内曾在2003-2004年、2006-2008年、2009年末-2011年、2021-2022年间有过四轮典型通胀,其表现为PPI和CPI同步上涨,而2016-2017年、2019年则出现过结构性通胀,CPI或PPI仅有一方上涨明显。总结而言,我国再通胀发生的原因主要为:1)流动性驱动:流动性宽松导致资产价格上涨,如2003热钱涌入,2009年金融危机及2021年疫后放水效应;2)供给收缩驱动:猪瘟爆发(2019)、供给侧改革(2016)、碳中和(2021)、战争导致原油价格上涨(2022);3)需求增长驱动:政府加速经济建设,如2003年;经济上升期内生动力强,如2006-2008年;经济遇到冲击后政府端发力,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并采取多项政策刺激居民消费能力修复,从而带动经济复苏,如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末-2011年、疫情冲击后的2021-2022。
路径1:若公用事业产品涨价,电力运营商、水务公司、城燃公司有望受益。
电力方面,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下,电价趋势有望稳中小幅上涨,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有望持续推广,电力运营商的业绩有望大幅改善。
水务方面,供水价格或污水价格的上涨对主要水务公司的利润均有拉动作用。根据2022年年报披露的数据,供水价格上涨0.1元/方给上市水务公司带来利润总额弹性主要集中于3%-25%,污水价格上涨0.1元/方给上市水务公司带来利润总额弹性主要集中于5%-25%。
结合政策效果、可行性及历史经验来看,后续公用事业产品温和涨价、以“消费券”及“消费补贴”适当刺激居民端消费、进一步加大政府投资的组合是驱动再通胀更为可能的政策路径。我国水电低价、电力市场化改革、能源成本上行、通胀低位等因素都使得公用事业产品涨价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但该方式对通胀的推动效果较小,需结合其他政策共同发力。美国式“直升机撒钱”模式对消费、通胀产生了明显的拉动效果,但全球范围内也不乏失败案例,属于在危机情形下应用的相对极端的经济救助工具,短期内在我国施行的可能性不大,预计居民部门的直接消费刺激政策仍将以“消费券”及“消费补贴”的形式为主。加大政府投资则是我国过往类似情况走出低通胀的重要路径,目前三大工程、万亿国债等已落地,博弈点在于后续是否会有加码政策。建议重点关注受益于公用事业产品涨价预期的电力运营商、水务公司、城燃公司,若后续财政端加码固定资产投资,则基建链及上游周期品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重要声明
阁下/贵方接受、阅读或使用本文件即表明阁下/贵方已事先及无条件接受以下“重要声明”所载之条款和条件:
本文件系为利得基金备制,本文件中的信息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之产品投资要约或要约邀请,并且不可用于对投资的评估。
本文件所载信息仅为初步提示,利得基金从未表述或保证本文件中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接受或使用者亦不得对其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出要求。即使本文件所有信息系已尽最大的谨慎提供、选择和校验,利得基金对于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内容的正确性亦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仅为宣传用品,本机构及工作人员不存在直接或间接主动推介相关产品的行为,不构成投资建议。
保密条款
本文件中的信息均为保密信息,未经利得基金书面事先同意,不得为任何其它目的,整体或部分地使用、复制或传播本文本中所含信息。
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文件不可被复制或分发,本文件内容亦不可向任何第三者披露,仅供特定范围内的资深专业投资人士使用,不得用作它途。一旦接收或阅读本文件,阁下/贵方应被视为已经接受此项保密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