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金研究    【利得研究 · 基金研究】公募基金2024四季报分析

【利得研究 · 基金研究】公募基金2024四季报分析

创建时间:2025-02-08
浏览量:0

原文章发布时间:2024年2月8日

 

◆     投资摘要     

 

  • 债券基金:整体杠杆水平显著缩短、纯债基金久期拉长、增配转债减配权益。

  • 四季度债券基金资产净值规模环比回升。增强指数型债券基金和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的净值季度环比增长最快。四季度各债券型基金均表现突出,可转债四季度表现最佳,转债相对于正股跑出超额,收益中位数录得2.93%。

  • 权益基金:股基资产净值继续回升,港股仓位上行,业绩回撤。

  • 四季度股票型基金资产净值继续回升,指数型权益基金份额提升。四季度被动指数型和指数增强型基金跌幅最窄,主动权益基金表现较为低迷,不同权益仓位的基金类型业绩分化较小

  • 主动权益基金调仓风格监控:主动股基表现落后,基金重仓股表现最弱。宽基增持沪深300,减持创业板指;一致增持科技TMT,减持资源周期。

  • 四季度成长风格和小盘市值保持相对强势,跌幅较窄。主动股基表现落后于主要宽基指数,基金重仓股表现最弱。持仓抱团度下降

     

  • 主题方面,一致增持科技TMT,减持资源周期。一级行业(含港股)增持电子、银行、电力设备、汽车和轻工制造,减持有色金属、通信、非银金融、医药生物和房地产。四季度百亿基金持仓较重的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持,并显著增持偏成长的电子和困境反转的电力设备,总体调仓思路较为均衡。而20-50亿的中型基金则反向增持计算机、农林牧渔和医药生物,并减持轻工制造,与其他规模基金的调仓思路有显著不同

     

  • 二级行业(含港股)增持消费电子、电池、城商行、半导体和元件,减持工业金属、通信设备、白酒、房地产开发和保险。百亿基金显著增持乘用车、航空机场和房地产开发,20-50亿的中型基金则加仓白酒二级行业增持最多的是半导体、医疗器械、化学制药、养殖业和消费电子。中小规模基金集中减持白酒等白马股,大规模基金则逆势逢低加仓,同时中大规模基金对半导体、医疗器械等成长股的加仓幅度大于中小规模基金

     

  • 个股方面,公募增持最多的个股集中在以光伏为代表的电力设备,金融方面的证券和城商行关注度也较高。此外,未来盈利能力较好的科技及高端制造题材也符合公募基本面投资的审美

     

  • ETF基金及资金流向:规模指数ETF增长最多,资金流向医药ETF。

     

  • 四季度ETF基金数量、份额及资产净值规模均继续增长,以A500为代表的规模指数ETF增长最多。资金持续流向估值触底的医药ETF,流出信息ETF

 

◆       正文       

 

 
 
一、债券型基金
 
 

1.1 四季度债券基金份额增长,净值环比回升

 
 

四季度债券基金资产净值规模环比回升。根据Wind统计,截至2024Q4末,共有债券基金主代码口径3767只,四季度债基净发行52只,新发基金个数较上季度持平;债基总份额为9.47万亿份,较上季度增加1569亿份;债基资产净值增速为1.51%,资产净值为10.53万亿元。

 

图1:2024Q4债券型基金总份额和总数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图2:2024Q4债券型基金资产净值和资产净值变动率(%)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分类型来看,数量上,中长期纯债基金增长最多;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发行数量增速最快。资产净值方面,增强指数型债券基金和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的净值季度环比增长最快,分别较上季度增加56.78%和29.88%,达到13,119.38和41.71亿元;可转债基金净值环比增速为7.42%,二级债基和一级债基净值环比增速分别为-4.21%和-3.35%;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净值变动幅度为2.40%,达65,773.91亿元。短期纯债型基金净值环比增速为-10.07%,跌幅最大。

 

表1:2024Q4各类型债基数量、份额以及资产净值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1.2 债基申购整体降温,收益表现突出 

 
 

2024年四季度,货币政策继续宽松格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季初的2.19%大幅下行至季末的1.67%,再创新低。收益率下行叠加资产荒的格局使得债市资金做多情绪较为浓重,同时寻求增强收益的来源。债基四季度整体申购整体有所降温,仅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获得净申购,短期纯债型基金份额萎缩最多。业绩方面,各债券型基金均表现突出,纯债类基金季度业绩均好于上季度。短期纯债基金的收益中位数为0.98%,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基金收益中位数分别为1.57%和1.84%。含权类债基方面,可转债四季度表现最佳,转债相对于正股跑出超额,可转债基金四季度收益中位数录得2.93%;一级债基四季度收益中位数为1.94%,显著优于二级债基的1.55%,含权仓位存在负贡献。

 

图32024Q4债券型基金份额变动分布(亿份)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图4:2024Q4债券型基金收益分布(%)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1.3 债基整体杠杆水平显著下行 

 
 

2024Q4,债基整体加权平均杠杆率下行3.96个百分点至117.56%。各类型债基杠杆率普遍下行,其中,中长期纯债基金加权平均杠杆率为121.02%,环比下行3.24个百分点;短期纯债基金加权平均杠杆率为112.80%,环比下行3.37个百分点;一级债基加权平均杠杆率118.21%,环比下行1.91个百分点;二级债基加权平均杠杆率为114.58%,环比下行4.83个百分点;被动指数债基加权平均杠杆率为105.86%,环比下行7.56个百分点。

 

图5:2024Q4各债券型基金杠杆率(%)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1.4 各类型债券基金久期显著拉长

 
 

2024Q4末,债券型基金整体的前5大重仓券加权平均久期显著拉长0.28年至2.90。分类型来看,中长期纯债基金加权平均久期拉长0.23年至3.02年;短期纯债基金平均久期拉长0.35年至1.28年;一级债基加权平均久期拉长0.56年至3.48年;二级债基加权平均久期拉长0.68年至4.01年;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加权平均久期缩短0.11年至2.91年。

 

图6:2024Q4各债券型基金久期变化(年)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1.5 各类型债券型基金同步增持利率债及可转债 

 
 

2024Q4末,债券基金利率债(国债+政金债)持仓占比整体上行0.93个百分点至49.86%。分类型来看,中长期纯债基金利率债持仓占比上行0.22个百分点至57.96%;短期纯债基金利率债持仓占比上行0.64个百分点至13.90%;一级债基利率债持仓占比上行0.17个百分点至19.37%;二级债基利率债持仓占比下行0.80个百分点至17.80%;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利率债持仓占比下行8.33个百分点至76.83%。

 

图7:2024Q4各债券型基金利率债持仓占比(%)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债券基金整体的短期融资和同业存单持仓占比下行1.57个百分点至8.59%。分类型来看,中长期纯债基金短期融资和同业存单持仓占比下行1.60个百分点至4.66%;短期纯债基金短期融资和同业存单持仓占比下行2.89个百分点至29.89%;一级债基短期融资和同业存单持仓占比下行2.03个百分点至6.87%;二级债基短期融资和同业存单持仓占比下行1.19个百分点至2.28%;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短期融资和同业存单持仓上行1.72个百分点至13.86%。

 

图8:2024Q4各债券型基金短融+同业存单持仓占比(%)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债券基金整体的中期票据和企业债持仓占比下行2.74个百分点至26.88%。分类型来看,中长期纯债基金中期票据和企业债持仓占比下行1.63个百分点至24.48%;短期纯债基金中期票据和企业债持仓占比下行2.28个百分点至46.69%;一级债基中期票据和企业债持仓占比下行1.60个百分点至52.88%;二级债基中期票据和企业债持仓占比下行1.63个百分点至33.38%;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中期票据和企业债持仓占比下行0.89个百分点至4.30%。

 

图92024Q4各债券型基金中票+企业债持仓占比(%)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2024Q4末,债券基金整体转债持仓占比整体上行0.11个百分点至2.08%。分类型来看,一级债基可转债持仓占比上行0.45个百分点至7.50%;二级债基可转债持仓占比下行0.03个百分点至12.31%;可转债基可转债持仓占比上行2.37个百分点至74.25%;被动指数债基可转债占比上行0.50个百分点至3.19%。

 

图102024Q4各债券型基金可转债持仓占比(%)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2024Q4末,债券型基金总体的股票持仓占比小幅降低0.14个百分点至0.96%。分类型来看,一级债基股票持仓占比微幅上行0.01个百分点至0.53%;二级债基股票持仓占比下行1.26个百分点至12.73%;可转债基金股票持仓占比下行0.39个百分点至18.71%;其余类型债券基金均不持有或仅持有很少的股票仓位。

 

图11:2024Q4各债券型基金股票持仓占比(%)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二、权益型基金
 

2.1 四季度股票型基金资产净值继续回升

 
 

截至四季度末,共有股票型基金主代码口径2656只,四季度净发行117只;总份额为3.37万亿份,较上季度增加2265亿份;资产净值季度环比继续回升5.48%4.07万亿元。

 

图122024Q4股票型基金总份额和总支数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图132024Q4股票型基金总资产净值和资产净值变动率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截至四季度末,共有混合型基金主代码口径4646只,四季度净发行7只;总份额为2.87万亿份,较上季度小幅增长138亿份;资产净值季度环比上升0.43%至3.12万亿元。
 
图14:2024Q4混合型基金总份额和总数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图15:2024Q4混合型基金总资产净值和资产净值变动率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分类型来看,发行方面,股票型基金中被动指数型基金新增数量最多,四季度净新增发行94只;混合型基金中偏股混合型基金四季度新增发行27只。规模方面,除被动指数型基金资产净值较上季度环比提升7.02%至33,509.07亿元外,各类型基金资产净值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混合型基金总体资产净值总体萎缩9.34%至31,756.32亿元。

 

表2:2024Q4各类型权益基金数量、份额以及资产净值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2.2 指数型权益基金份额提升,股基业绩回撤

 
 

       仅被动指数型基金份额显著提升,其他权益基金份额持续下滑。业绩表现方面,四季度被动指数型和指数增强型基金跌幅最窄,收益中位数分别为-0.65%和-0.14%。主动权益基金表现较为低迷,不同权益仓位的基金类型业绩分化较小,灵活配置型基金跌幅较窄,平衡混合型、偏股混合型和普通股票型基金分别收跌-2.46%、-2.20%和-2.43%。

 

图16:2024Q4权益型基金份额变动分布(亿份)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图172024Q4权益型基金收益分布(%)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2.3 偏股型基金小幅减仓,平衡混合型大幅加仓

 
 

2024Q4,权益基金整体股票仓位下行0.36个百分点至80.16%,普通股票型基金股票仓位降低1.29个百分点至88.64%,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仓位降低0.14个百分点至87.43%,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降低0.64个百分点至76.42%,平衡混合型基金股票仓位上行3.89个百分点至55.27%。

 

图18:2024Q4各主动管理权益型基金股票持仓占比(%)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2.4 港股仓位继续上行

 
 

2024Q4,主动管理权益基金港股仓位上行1.13个百分点至10.26%,偏股混合型基金港股仓位上行1.51个百分点至13.34%,普通股票型基金港股仓位上行0.73个百分点至10.95%,灵活配置型基金港股仓位上行0.59个百分点至4.87%;平衡混合型基金港股仓位小幅上行0.04个百分点至0.66%。

图19:2024Q4各主动管理权益型基金港股持仓占比(%)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2.5 债券仓位持平

 
 

2024Q4,权益基金债券仓位微幅上行0.06个百分点至10.80%,普通股票型基金债券仓位下行0.02个百分点至1.38%,偏股混合型基金债券仓位上行0.20个百分点至2.08%,偏债混合型基金债券仓位下行0.22个百分点至85.71%,灵活配置型基金债券仓位上行0.44个百分点至13.96%,平衡混合型基金债券仓位上行2.02个百分点至35.42%。

 

图202024Q4各主动管理权益型基金债券持仓占比(%)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三、主动权益基金调仓风格监控
       

3.1 主动股基表现落后,基金重仓股表现最弱

 
 

2024Q4,权益市场高位盘整,主要宽基指数同步回撤,科创50、中证1000、沪深300和上证50季度涨跌幅分别为-3.42%、-3.94%、-7.55%和-5.90%,成长风格和小盘市值保持相对强势,跌幅较窄。同期主动管理权益基金与万得基金重仓股30指数表现分别为-8.59%和-10.56%,主动股基表现落后于主要宽基指数,基金重仓股表现最弱。从收益分布来看,不同规模的主动股基表现差异不显著,仅0-20亿的小规模基金表现相对较好,收益中位数为-1.38%。

 

图21:2024Q4主动股基与指数表现(%)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图222024Q4权益型基金业绩分位数(%)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3.2 主动股基增持沪深300,减持创业板指

 
 

四季度,主动管理权益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和平衡混合型)重仓股持有最多的指数是沪深300,相对2024Q3,按前十大持仓估算主动调仓(剔除涨跌影响的披露市值比计算口径)增持最多的指数是沪深300。中盘减持相对较多,创业板指和中证500分别减持1.74%和1.57%。同时基金重仓200和基金重仓50占比均有所下降,持仓抱团度下降。不同规模基金行为差异有所分化,20-50亿的中型基金反向减持上证50和沪深300,增持中证500,市值有所下沉。

 

图23:2024Q4权益型基金重仓股指数分布(%)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图24:2024Q4权益型基金重仓股指数分布变化(%)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3.3 一致增持科技TMT,减持资源周期

 
 

主动管理权益基金持有最多的主题是科技TMT、消费服务和新能源,相对2024Q3,按前十大持仓估算主动调仓(剔除涨跌影响的披露市值比计算口径)增持最多的主题是科技TMT。减持最多的主题是资源周期。20-50亿的中型基金调仓行为显著区别于其他规模的基金,增持科技TMT和减持消费服务的幅度最大,同时反向增持医药生物和农林牧渔。前期一致增持的金融地产本季出现分化,小基金与百亿基金显著增持,但中型基金有所减持。

 

图25:2024Q4权益型基金重仓股主题分布(%)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图26:2024Q4权益型基金重仓股主题分布变化(%)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3.4 一级行业增持电子、银行和电力设备,减持有色金属

 
 

主动管理权益基金持有最多的申万一级行业(含港股)是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和汽车。相对2024Q3,按前十大持仓估算主动调仓(剔除涨跌影响的披露市值比计算口径)增持最多的行业是电子、银行、电力设备、汽车和轻工制造,减持最多的是有色金属、通信、非银金融、医药生物和房地产。四季度百亿基金持仓较重的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持,而对欠配的国防军工大幅增持。同时对前期表现较好的通信及高股息的公用事业和家用电器有所减持,并显著增持偏成长的电子和困境反转的电力设备,总体调仓思路较为均衡。而20-50亿的中型基金则反向增持计算机、农林牧渔和医药生物,并减持轻工制造,与其他规模基金的调仓思路有显著不同。

 

图27:2024Q4权益型基金重仓股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图28:2024Q4权益型基金重仓股行业分布变化(%)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3.5 二级行业增持消费电子、电池和城商行,减持工业金属

 
 

主动管理权益基金持有最多的申万二级行业(含港股)是半导体、电池、消费电子、白酒和白色家电,相对2024Q3,按前十大持仓估算主动调仓(剔除涨跌影响的披露市值比计算口径)增持最多的行业是消费电子、电池、城商行、半导体和元件,减持最多的是工业金属、通信设备、白酒、房地产开发和保险。不同规模的基金调仓有所差异,百亿基金显著增持乘用车、航空机场和房地产开发,20-50亿的中型基金则加仓白酒,并减持半导体、国有行和乘用车。

图29:2024Q4权益型基金重仓股二级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图30:2024Q4权益型基金重仓股二级行业分布变化(%)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3.6 个股增持金融、电力设备和科技

 
 

主动管理权益基金增持最多的个股主要集中在以光伏为代表的电力设备,行业经历了三年的去库存阶段,目前公募看好其困境反转的投资逻辑。金融方面的证券和城商行关注度也较高,此外,未来盈利能力较好的科技及高端制造题材也符合公募基本面投资的审美。

 

图312024Q4公募增持个股Top10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主动管理权益基金减持最多的个股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主要是以铜和铝为代表的工业金属。此外,前期涨幅较大的国有行、电力和传媒也面临止盈需求,医药和军工部分基本面不达预期的标的也遭到减持。

 

图32:2024Q4公募减持个股Top10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风险提示:上述统计结果仅供参考,不构成个股投资建议。)

 

 
 
 
 
四、ETF基金及资金流向
 
 

4.1 ETF基金持续增长,规模ETF增长最多

 
 

2024年四季度,ETF份额增加2732.35亿份(+11.48 %),达到26,531.41亿份;总规模增加2274.48亿元(+6.50 %),为37,259.57亿元;日均成交额减少1917.76亿元(-45.27 %),为2,318.71亿元。新发行了39只新ETF基金,ETF基金数目达到1,045只。份额增加最大的行业为医药,目前有9只基金跟踪;份额增加最大的主题为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有6只基金跟踪。份额增加最大的指数标的为中证A500(+1219.72%),有24只基金跟踪;收益最高的指数标的为科创芯片设计(+31.80%),有1只基金跟踪。 

 

图33:2024Q4ETF基金份额变动分布(亿份)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图34:2024Q4ETF基金收益分布(%)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分类型来看,数量上,股票型ETF增长最多,其中规模指数ETF数量增加42只。份额方面,股票型中规模指数ETF份额增长最多,增速达24.19%,中证A500等宽基ETF份额增长较多。行业指数ETF和风格指数ETF份额分别减少1.39%和9.34%,其中券商、半导体等行业ETF份额缩减较多,医药和消费指数则获得净申购;策略类的红利低波ETF本季度有所增持。此外,债券型ETF、商品ETF、货币型ETF和跨境ETF同样获得净增持,四季度份额分别增长25.36%、34.57%和5.05%和6.98%。

 

表3:2024Q4各类型ETF基金数量、份额以及资产净值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从周度ETF份额变化数据来看,权益ETF的资金流向与沪深300指数的走势相关性较低。四季度沪深300整体高位盘整,股票型ETF份额四季度有所反复,整体获得净增长,其中以A500为代表的规模指数ETF净流入为主,四季度规模指数ETF份额净增2238亿份。QDII型ETF本季度份额增加323亿份,货币型ETF显示出周期性申赎的现金管理特征,全季度整体净增长76亿份。
 
图35:2024Q4ETF基金份额变动分布(亿份)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图36:2024Q4ETF基金周度份额变化(亿份)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5年2月7日

 

 

4.2 行业资金流向:Q4及年初以来增持医药,减持信息

 
 

         2024年四季度,权益市场经历了三季度末快速拉升后的高位盘整,风险偏好所有反复。行业方面,四季度资金青睐估值触底的医药板块,医药ETF获得102.9亿份的最大增持。其次为财政有所刺激的消费板块,获得37.48亿份净流入。而涨幅较大的金融、信息板块则面临资金的净流出。进入2025年以来,医药行业虽然仍维持调整态势,但资金维持净流入,看好后市困境反转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年内较为火爆的信息ETF仍然面临净流出。

 

图37:2024Q4ETF基金份额变动分布(亿份)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图38:年初至今ETF基金周度份额变化(亿份)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5年2月7日
 
 
 

 

法律声明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重要声明

阁下/贵方接受、阅读或使用本文件即表明阁下/贵方已事先及无条件接受以下“重要声明”所载之条款和条件:

本文件系为利得基金备制,本文件中的信息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之产品投资要约或要约邀请,并且不可用于对投资的评估。

本文件所载信息仅为初步提示,利得基金从未表述或保证本文件中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接受或使用者亦不得对其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出要求。即使本文件所有信息系已尽最大的谨慎提供、选择和校验,利得基金对于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内容的正确性亦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仅为宣传用品,本机构及工作人员不存在直接或间接主动推介相关产品的行为,不构成投资建议。

 

保密条款

本文件中的信息均为保密信息,未经利得基金书面事先同意,不得为任何其它目的,整体或部分地使用、复制或传播本文本中所含信息。

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文件不可被复制或分发,本文件内容亦不可向任何第三者披露,仅供特定范围内的资深专业投资人士使用,不得用作它途。一旦接收或阅读本文件,阁下/贵方应被视为已经接受此项保密条款。

 

 

 

 

 

 

利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