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金研究    【利得研究 · 基金研究】利得指数基金投资手册 – 科技篇

【利得研究 · 基金研究】利得指数基金投资手册 – 科技篇

创建时间:2025-03-19
浏览量:0

原文章发布时间:2025年3月19日

 ◆     投资摘要    

 
  •  科技TMT指数分类:利得研究将科技TMT指数根据地区差异划分为A股科技、港股科技和海外科技等三大类,根据科技投资产业链投资逻辑以及指数细分行业集中度将A股科技划分为科技宽基、半导体、AI算力、信创、AI应用、消费电子等六类;将港股科技划分为港股科技、港股互联网等两类;将海外科技划分为美股科技、东南亚科技、中韩科技等三类。

     

  • 科技TMT指数基金产品布局:目前全市场科技TMT指数基金共364只,规模合计为6438.24亿元,被跟踪指数共96只。A股科技主题指数基金以半导体、AI算力等硬科技主题为主;港股科技指数基金以互联网主题为主;海外科技指数基金以美股科技为主。

     

  • 科技TMT指数六维特征:由于科技TMT涵盖范围较广,产业链较为发杂,不仅分类间业绩表现和指数成分差异较大,同一分类下的指数之间业绩及成分亦有所差异,根据AI行情演绎对科技TMT进行指数基金优选十分必要。

    (1)风险收益特征,A股科技宽基表现更加稳健,主题业绩表现依赖市场演绎;港股科技宽基表现基本一致,港股互联网表现差异较大;美股科技表现较为一致;

    (2)编制特征,多数指数将流动性和总市值作为重要筛选指标,其次为基本面因子,特别注重研发因子;

    (3)市值特征,科技TMT指数整体市值风格偏大盘;

    (4)因子特征A股科技宽基整体高市值因子、成长因子;主题科技整体高市值因子、动量因子;港股科技整体高市值因子、估值因子;港股互联网整体高市值因子、估值因子;

    (5)成分特征主题科技指数成分股集中度整体高于科技宽基指数,由于科技产业链构成较为复杂,同类指数成分构成也有所差异;

    (6)组合特征科技TMT指数之间整体相似度不高。

     

  • AI引领科技TMT投资逻辑:在国产替代驱动和国内技术迭代的背景下,资金逐渐从海外科技流向港股科技和A股科技。今年以来,资金从A股科技宽基向港股科技宽基、从业绩确定性较强的硬科技向预期弹性更高的软科技领域流动;AI行情目前整体呈现结构性分化的特征,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下,半导体和AI算力是长期配置的核心方向;中短期关注应用端商业化验证带来的信创、AI应用、消费电子的弹性机会。

     

  • AI指数基金优选:经过今年以来的大幅上涨后,科技板块有所回调,但AI产业趋势决定AI行情的持续演绎,长期来看AI产业链具备明显的配置价值,配置上以科技宽基和硬科技为核心仓位,以软科技和端侧AI为弹性仓位,其中科技宽基酌情配置AI+垂直应用终端方向。根据科技TMT指数分类、AI行情演绎逻辑、利得指数六维特征分析、跟踪基金可投资性等维度优选科技指数,根据指数基金规模、跟踪误差、成立年限、费率等因素优选相应的被动科技指数基金。

 
◆     正文    ◆

 

 
 
一、科技TMT指数及跟踪基金概况
 
利得科技TMT主题涵盖申万一级的计算机、电子、通信和传媒行业。Deepseek的出现演绎为对中国科技资产的价值重估,AI的不断创新和应用的逐步普及驱动科技TMT成为市场主线,自主可控等产业政策持续支撑产业景气度。利得研究过往在《科技类基金经理的能力评价、定性研究与优选 - 利得主题基金研究系列 - “科技TMT篇”》研究中详细展示了主动科技TMT主题基金的投资价值、科技基金经理的投资方法论及适配场景、超额收益来源等研究成果。随着近年来被动指数基金的快速发展,科技TMT指数及相关跟踪基金涵盖的细分子赛道及可选标的大幅提升,为自身具备择时能力和择赛道能力的投资者提供更多差异化的选择。本文将对科技TMT指数进行分类,从风险收益特征、编制特征、市值特征、因子特征、成分特征、组合特征等维度对各类型科技TMT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分析当下AI行情演绎逻辑及方向,最后根据六维特征和基金量化指标进行各类型科技TMT指数基金产品的优选。
 
 
 
1.1  科技TMT指数分类
 
 
科技TMT产业链正处于快速变革期,宏观政策加码、中观产业融合、微观技术迭代共同推动科技TMT成为新一轮主线。利得研究基于申万行业分类从产业趋势及买方投资视角对各科技主题进行划分,首先根据科技TMT指数投资地区差异(单一地区投资权重大于50%)划分为A股科技、港股科技和海外科技,然后根据投资主题占比将A股科技划分为科技宽基(任一主题占比不超过50%)、半导体、AI算力、信创、AI应用、消费电子;根据投资范围将港股科技划分为港股科技、港股互联网;根据投资地区将海外科技划分为美股科技、东南亚科技和中韩科技。
 
 

图1科技TMT产业链分类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

 

当前具有跟踪基金的科技TMT指数96只,A股科技指数77只,其中科技宽基指数27只、半导体指数13只、AI算力指数15只、信创指数12只、AI应用指数7只、消费电子指数3只;港股科技指数共15只,其中港股科技宽基指数7只、港股互联网指数8只;海外科技指数共4只,其中美股科技指数2只、东南亚科技及中韩科技指数各1只。

 

图2:科技TMT指数基金全景图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5年3月13日

 

 

1.2  科技TMT指数基金产品布局
 
 
近10年科技TMT基金数量及规模整体上升。截至2025年3月13日,科技TMT指数基金数量从2015H1的22只提升至364只,规模从302.60亿元提升至6438.24亿元。其中场内规模为4816.93亿元,占比为74.82%;场外规模为1621.31亿元,占比为25.18%。
 

图3近10年科技TMT指数基金数量及规模变化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5年3月13日

 

从跟踪科技TMT类指数的基金数量和占比来看,地区分类中,A股科技指数基金规模占比最大。目前全市场科技TMT指数基金共364只,剔除联接基金的规模合计为6438.24亿元。按投资地区分类中,A股科技指数基金共292只,规模合计3850.01亿元,占比约60%;港股科技指数基金共65只,规模合计2453.55亿元,占比约为38%;海外科技指数基金共7只,规模合计134.68亿元,占比约为2%。

A股科技指数基金以半导体、AI算力等硬科技主题为主;港股科技指数基金以互联网主题为主;海外科技指数基金以美股科技为主。A股科技指数基金中,科技宽基占比50%,主题指数基金中,半导体指数基金共68只,规模合计1079.68亿元,占比约为28%;其次为AI算力指数基金共53只,规模合计413.57亿元,占比约为11%;信创、AI应用、消费电子等产业链中下游合计占比为11%。港股科技指数基金中,港股互联网主题指数基金共23只,规模合计1254.05亿元,占比约为51%;海外科技指数基金中,美股科技指数基金共3只,规模合计108.14亿元,占比约为80%。

图4A股科技指数基金规模占比为60%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5年3月13日

图5半导体指数基金规模占比为28%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5年3月13日

图6港股互联网指数基金占比达51%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5年3月13日

图7美股科技指数基金占比为80%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5年3月13日

 

从管理人角度来看,科技TMT指数基金的管理人集中度较高华夏基金及易方达基金布局的科技TMT指数基金范围广、数量多、规模大,两位管理人合计管理规模占比达48%,主要在A股科技宽基规模遥遥领先。在港股科技指数基金方面,富国基金、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均有较大的管理规模。此外,华泰柏瑞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在海外科技指数基金上均有所布局。大成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国联安基金等管理人主要依靠单一细分方向帮助上量。目前市场上以宽基和硬科技指数基金为主,随着AI技术的迭代和成本的下降,AI应用端和端侧AI的投资需求有所提高,管理人整体呈现出布局范围越来越广的趋势。

 

图8科技TMT指数基金规模前15名管理人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5年3月13日

图9各分类规模排名前2管理人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5年3月13日

 

 

 

 
 
二、科技TMT指数六维特征总览
 
利得研究将科技TMT指数根据其地区差异划分为A股科技、港股科技和海外科技等三大类指数后,根据科技产业链投资逻辑以及指数细分行业集中度将A股科技划分为科技宽基、半导体、AI算力、信创、AI应用、消费电子等六类;将港股科技划分为港股科技、港股互联网等两类;将海外科技划分为美股科技、东南亚科技、中韩科技等三类。分类后,从风险收益特征、编制特征、市值特征、因子特征、成分特征、组合特征等六大维度对各类型科技TMT指数进行对比分析。下图选取每类中跟踪基金规模最大的指数进行举例,可以发现,由于科技TMT涵盖范围较广,产业链较为发杂,不仅分类间业绩表现和指数成分差异较大,同一分类下的指数之间业绩及成分亦有所差异,根据AI行情演绎对科技TMT进行指数基金优选十分必要。
 
图10科技TMT指数六维特征总览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5年3月13日

 
 
 
 
 
三、AI引领科技TMT投资逻辑
 
3.1 科技ETF资金流向
 
 
 
近1年以来,在国产替代驱动和国内技术迭代的背景下,金逐渐从海外科技流向港股科技和A股科技。24Q3,半导体和科技宽基是资金主要聚焦领域,随后经历24Q4的回调,资金随之流出。今年以来,科技ETF资金整体呈现流入趋势,但2月最后一周回调以来资金流向波动加剧。宽基方面,Deepseek行情演绎引发中国科技资产的价值重估,港股受到国内行情支撑和海外流动性的双重利好,资金从A股科技宽基向港股科技宽基流动,近1个月港股科技宽基流入金额153.62亿元,并且仍在持续吸引资金流入。主题方面,今年以来资金明显从业绩确定性较强的硬科技向预期弹性更高的软科技领域流动,AI应用、信创等资金流入均创新高,但在行情回调时,软科技领域受兑现压力影响而受到资金的止盈减持,而AI算力仍受资金青睐。
 

图11科技ETF资金流向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5年3月13日

图12近1年地区分类累计资金流向(亿元)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截至2025年3月13日

图13近1年主题分类累计资金流向(亿元)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截至2025年3月13日

 

 

3.2 从主题驱动到主线确立的AI行情
 
 
2022年末ChatGPT发布标志人工智能时代的启动以来,科技行情经历从AI应用硬科技软科技的演绎路线,也逐渐从海外科技映射向国内科技资产价值重估转变。今年以来,DeepSeek大模型的推出及大厂资本开支激增,进一步将AI从概念炒作推向产业落地阶段,AI行情经历从主题驱动到主线确定的重要时刻。
AI行情目前整体呈现结构性分化的特征,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下,半导体和AI算力是长期配置的核心方向;中短期则关注应用端商业化验证带来的信创、AI应用、消费电子的弹性机会。
1) 估值体系的重构:从传统的PE/PS估值转向“算力密度”和“数据资产价值”评估。对于AI资产的估值淡化绝对数值,便宜与贵的核心在于AI转化效率。
2) 产业链重心迁移:硬件端从“海外映射”转向“国产替代”;软件端从通用大模型向垂直领域大模型,DeepSeek开源后加速大模型在医疗、教育、工业等领域的专业化应用。
3) 技术扩散蓝图:AI从B端向C端渗透,催生消费级产品爆发。人形机器人、AI眼镜、AIPC、智能驾驶等终端硬件创新推动硬件生态重构。
 

图14科技TMT行情分化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5年3月13日

图15科技TMT行情演绎方向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5年3月13日

 

 

 

 
 
四、AI指数基金优选
 
经过今年以来的大幅上涨后,科技板块有所回调,但AI产业趋势决定AI行情的持续演绎,长期来看AI产业链具备明显的配置价值,配置上以科技宽基和硬科技为核心仓位,以软科技和端侧AI为弹性仓位,其中科技宽基酌情配置AI+垂直应用终端方向
根据科技TMT指数分类、AI行情演绎逻辑、利得指数六维特征分析、跟踪基金可投资性等维度优选科技指数,根据指数基金规模、跟踪误差、成立年限、费率等因素优选相应的被动科技指数基金:
1) 指数优选:科技宽基选择在硬科技和软科技分布相对均衡,或者配置于AI+垂直应用终端方向的指数,同时长短期业绩表现相对较为稳健;主题类基金则选择成分集中度相对较高、弹性较强的指数。此外,根据跟踪基金规模和数量的可投资性进行筛选。
2) 基金优选:最新规模大于2亿,成立时间大于1年,跟踪误差、费率等相对较优,ETF联接基金选择申赎费率更低的C份额。
 

图16:科技TMT指数六维度特征优选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5年3月13日

图17科技TMT被动指数基金优选

 资料来源Wind、利得基金,数据截至2025年3月13日

 

更多科技TMT指数分类及基金完整列表请咨询对应销售或利得研究院。
 
 

 

 

 

法律声明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重要声明

阁下/贵方接受、阅读或使用本文件即表明阁下/贵方已事先及无条件接受以下“重要声明”所载之条款和条件:

本文件系为利得基金备制,本文件中的信息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之产品投资要约或要约邀请,并且不可用于对投资的评估。

本文件所载信息仅为初步提示,利得基金从未表述或保证本文件中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接受或使用者亦不得对其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出要求。即使本文件所有信息系已尽最大的谨慎提供、选择和校验,利得基金对于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内容的正确性亦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仅为宣传用品,本机构及工作人员不存在直接或间接主动推介相关产品的行为,不构成投资建议。

 

保密条款

本文件中的信息均为保密信息,未经利得基金书面事先同意,不得为任何其它目的,整体或部分地使用、复制或传播本文本中所含信息。

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文件不可被复制或分发,本文件内容亦不可向任何第三者披露,仅供特定范围内的资深专业投资人士使用,不得用作它途。一旦接收或阅读本文件,阁下/贵方应被视为已经接受此项保密条款。

 

 

 

利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