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得研究 · 投资策略】美股“抄底”时机?
原文章发布时间:2025年3月24日
|
美股2月下旬新高(接近前高)后,明显回调。2月下旬,在标普500创下新高,纳斯达克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接近前高后,三大指数近期明显回调。截止3月18日,纳斯达克自高点回调12%、标普回调10%、道琼斯回调9%。纳斯达克指数创下今年最大回撤。从行业上来看,跌幅前三的为汽车、食品与半导体行业。

资料来源:Wind,利得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利得研究院,统计时间:2024/2/20-2024/3/18
本轮美股大幅回调,创下较大回撤,引发市场讨论。对此,我们复盘了1991年至今纳斯达克、道琼斯、标普500创新高后回调超过10%的区间作为参考。复盘结果显示:
1) 纳斯达克回调超过10%的共有18次,超过20%的共有5次。道琼斯工业指数与标普500指数回调超过10%的仅10次,超过20%的共有4次。
2) 纳斯达克回调时长大于100天的总共5次。其中,回调时长最久的为2000年互联网泡沫,共有943天,且该次回调幅度最大,回调达78%。其次是2021年起加息预期及加息引发的回调,共404天,回调幅度第二深,为36%。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标普500回调最长的也是2000年,长达900多天。回调第二长的则是2007年起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危机,时长达517天。
3) 1997年前,标普500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均没有回调超过10%的区间,而纳斯达克有3次回调超过10%,但幅度较小。
4) 新高后回调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加息;②政治因素(大选、贸易战);③估值过高,盈利增速下滑,股市泡沫破裂;④)金融危机;⑤疫情、战争、财务造假等黑天鹅爆发。

资料来源:Wind,利得研究院
图4:标普500回调复盘

资料来源:Wind,利得研究院
图5:纳斯达克回调复盘

资料来源:Wind,利得研究院




此外,美国赤字问题仍然很严峻,部分观点认为,当前的“衰退预期”对于美国财政来说很必要。美国财政部12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财年前5个月(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联邦财政赤字达1.147万亿美元,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2月单月赤字3070亿美元,同比扩大约4%。其中,2月和本财年前5个月支出增加主要源于国债利息、社会保障等支出增加。数据显示,本财年前5个月,国债利息支出4780亿美元,同比上升10%;社会保障支出6630亿美元,同比增长8%。关于DOGE削减政府开支是否有效的问题,至少从2月的情况来看,联邦政府支出升至创纪录的6030亿美元,市场普遍认为其计划收效甚微。
当下美国面临的核心问题,一是二战以来最严峻的贫富分化,必须解决;二是政府如何还债。从主观意愿看,特朗普重视改善贸易赤字和再工业化。但是这两个目标是相悖的,过去因为去工业化导致贫富分化加剧,再工业化是解决贫富分化的唯一方式,但是产业政策需财政支持,财政支出的下降很难。而利息支出占联邦总支出的13%,连续两年高于10%,而截至25年3月,美国存量债务规模高达36万亿美元,平均利率成本3.3%,如果利率成本不下降,这意味着每年单单利息支出这一项就将超过1万亿美元,所以DOGE的节省1万亿美元/年的目标和特朗普的关税增收计划都只是杯水车薪。从这个角度看,降息对于当前的美国政府缓解债务压力非常重要且必要,美国需要一场衰退(不需要真的衰退,只需要衰退预期),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利率并延长债务期限。这是摆脱36万亿美元债务困境的唯一途径。
政策面的不确定性以及潜在的负面影响对美股构成双重打击。特朗普政策逻辑的核心在于运用关税杠杆与税制调整驱动经济复苏、重构全球产业布局。然而当前美国经济指标持续低迷与财政政策的紧缩倾向形成对冲,叠加关税工具的不确定性运用及盟友体系的信任危机,导致战略实施面临多重阻力。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关税政策的反复横跳构成持续性扰动。自2月以来,特朗普已对加拿大、墨西哥的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并两次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至20%)。此外,特朗普于3月13日威胁称,若欧盟不取消对美国威士忌的关税,将对其葡萄酒、香槟等酒类产品征收200%的关税。此外,特朗普将4月2日称为“大日子”,计划推出对等关税、行业专项关税等。最新通过的2025财年预算案显示,联邦预算呈现显著收缩态势——计划通过延续既有税改法案(TCJA)实现4.5万亿美元减税,同步实施2万亿美元联邦支出缩减,重点保障边境管控与军事投入。该决议既未采纳特朗普团队提出的新增减税计划,又将支出削减规模较原方案倍增。经济动能不足与财政收缩政策的矛盾,使得当局宣称的“经济腾飞”愿景遭遇现实挑战,而关税壁垒与财政紧缩的叠加效应可能加剧增长压力,导致市场对长期经济前景的预期出现分化。政策组合的不可预测性及相对负面的影响使“特朗普看跌期权”失效,CNN民调显示其经济政策认可度较上任初期下降近3个百分点。


欧元区经济复苏预期的升温叠加科技股估值体系遭遇范式冲击,动摇了“美国例外论”的信仰。中国DeepSeek-R1大模型的突破性进展,动摇了美股AI产业链的底层逻辑。DeepSeek以算法创新突破算力依赖,使得美国科技巨头在AI基建领域的巨额投入面临回报率重估。叠加特朗普政府扩大芯片出口限制,英伟达等算力龙头既失去技术代差优势,又面临中国市场收入下滑的双重挤压。七巨头股票自2月高点平均跌幅达17%,特斯拉等明星个股回撤超30%,市场对科技成长股价值重估。
此外,欧元区经济前景的改善正逐步削弱美国市场的相对优势。推动这一趋势的核心因素包括德国近期推出的5000亿欧元财政刺激计划,以及俄乌冲突出现停火协商的积极信号,这两大动能显著提升了市场对欧洲经济复苏的预期。反观美国,经济增速放缓迹象日益明显——通胀压力持续高企、债务上限危机再度逼近,叠加特朗普政府激进的关税政策冲击商业信心,多重压力导致其增长动能持续减弱。随着美国经济基本面的比较优势消退,叠加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市场对其长期增长信心逐步动摇,进而引发国际资本从美国资产向更具潜力的欧洲市场转移。BofA最新一期的全球基金经理调研显示,做多欧洲已成为当前第二拥挤的交易,做多中国科技的比例亦有大幅提升,69%的被调研基金经理认为美国例外论已经见顶。





资料来源:Wind,利得研究院
图17:标普500VIX指数持续位于20以上高位
资料来源:Wind,利得研究院
从历史周期观察,本轮调整与2024年7-8月下跌存在相似性,但压力层级较去年显著提升,往更前追溯,本轮调整兼具2000年科网泡沫与2018年政策退坡的双重特征,因此,10%的调整幅度可能仅为中继形态,Fed Put是短效止痛药,若经济数据进一步恶化,标普500或向20%的深调区间演化。
2024年7-8月的衰退担忧仅由失业率触及“萨姆规则”触发,而当前GDPNow模型预测增速已转负,关税引发的进口抢跑进一步恶化贸易逆差,此外,特朗普政策的不可预测性较上任初期明显放大,其近期关于“不排除经济衰退可能”的表态,直接导致“特朗普看跌期权”的市场信任度崩塌。
2000年美股见顶过程中,估值(CAPE市盈率)领先基本面约6个月见顶,随后流动性收紧触发纳斯达克崩盘,最终形成“估值坍塌→财富效应缩水→服务业就业恶化→经济下行”的负反馈循环。当前标普500的席勒市盈率已接近40倍,接近2000年峰值水平(44),科技“七巨头”估值溢价尤为突出,与历史泡沫期较为类似。而2018年底的调整则源于税改红利消退与贸易摩擦升温,标普500在三个月内下跌19.6%,与当前关税政策引发的市场重定价过程高度相似。
不过,本轮调整的独特性在于政策工具的复杂性。与2000年单纯依赖货币政策不同,当前美联储面临“通胀-增长-金融稳定”的三元悖论:若坚持鹰派立场压制通胀,可能加剧经济下行压力;若转向宽松,则面临关税推升通胀的风险。这种政策困境使得市场难以形成稳定预期,波动率(VIX指数)持续位于20以上高位。历史经验表明,在估值高企与政策不确定叠加的背景下,10%的调整幅度可能仅为中继形态,若经济数据进一步恶化,标普500或向20%的深调区间演化。

资料来源:Wind,利得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利得研究院
从美国经济基本面来看,韧性犹存但脆弱性上升,若笃定认为当下美国非衰退环境,则买入胜率较高,但目前市场认为美国衰退概率高于平均水平,或许可以等待更多确定的信号。
2月非农新增15.1万就业岗位,虽低于预期但仍高于美联储认定的健康增长阈值(6-8万),失业率维持在4.1%的温和水平。服务业PMI虽回落至51,但仍处于扩张区间,显示消费动能尚未完全衰竭。企业端,AI技术带来的生产率提升正在兑现,非农部门每小时产出同比增速达2.8%,接近1990年代科技繁荣期水平。这些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尚未进入实质性衰退,更多处于“增长放缓”阶段。
然而,脆弱性信号不容忽视。首先,消费者储蓄率攀升至5.2%,反映信心不足导致的预防性储蓄增加,可能压制未来消费支出。其次,企业资本开支呈现分化,科技巨头继续加码AI投资,但传统行业受关税影响推迟设备更新。最后,财政赤字率维持6%以上高位,债务上限博弈可能在下半年再度扰动市场。这些矛盾意味着经济韧性存在“结构性裂缝”,一旦外部冲击加剧(如地缘冲突或能源价格飙升),衰退风险将实质性上升。
从美股1980年以来的历史来看,如果不是经济衰退,那等标普500跌10%之后买入的胜率是86%。如果经济衰退,那么标普500盈利下滑的中值为-13%,指数跌幅中值-24%。然而,高盛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的衰退概率(20%)是高于平均水平的(15%)。或许可以再等更多信号确认。
综上,当下美股面临政策不确定性、经济增长担忧、市场对美国例外论的信心动摇三重压力,全球资金再配置也对美股流动性不利。预计市场在FOMC“鸽声”后短期企稳,但后续走向仍难判断。若美国经济数据进一步疲软,美股弱势局面或将在本季度延续。在政策明朗和趋势资金去杠杆风险进一步释放前,建议保持谨慎,重点关注全球资金流向与美国经济数据的边际变化,下月CPI数据若读数偏高,或将对市场情绪造成进一步冲击。

资料来源:高盛,利得研究院

资料来源:高盛,利得研究院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重要声明
阁下/贵方接受、阅读或使用本文件即表明阁下/贵方已事先及无条件接受以下“重要声明”所载之条款和条件:
本文件系为利得基金备制,本文件中的信息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之产品投资要约或要约邀请,并且不可用于对投资的评估。
本文件所载信息仅为初步提示,利得基金从未表述或保证本文件中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接受或使用者亦不得对其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出要求。即使本文件所有信息系已尽最大的谨慎提供、选择和校验,利得基金对于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内容的正确性亦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仅为宣传用品,本机构及工作人员不存在直接或间接主动推介相关产品的行为,不构成投资建议。
保密条款
本文件中的信息均为保密信息,未经利得基金书面事先同意,不得为任何其它目的,整体或部分地使用、复制或传播本文本中所含信息。
未经事先书面许可,本文件不可被复制或分发,本文件内容亦不可向任何第三者披露,仅供特定范围内的资深专业投资人士使用,不得用作它途。一旦接收或阅读本文件,阁下/贵方应被视为已经接受此项保密条款。